会计和税法由于在所得税规定上面,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企业在所得税费用方面存在税会差异。
为了记录这种差异,企业需要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进行核算。
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贷方向表示什么意思?
“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属于企业的资产类科目,和一般的资产类科目的处理相同。具体来说,“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借方,反映的是企业当期产生的,在未来期间可以抵减的税额。
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我们可以理解,企业当期多交了税款,在以后期间可以用来抵减未交税款。
举例说明:
公司在2021年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300,税率25%。所以公司需要确认75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分录为: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75
借:所得税费用 75
递延所得税资产需要转回时,应该怎么处理?
递延所得税资产既然叫资产,当然也属于企业的资产。我们可以把递延所得税资产当作企业提前预存的税款。当条件成熟的时候,企业可以使用这些预缴的税款。
我们还是使用上面公司的数据。假设到了2022年,公司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变为了60。那么此时公司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应为15(60*25%)。
而公司2021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是75,所以需要转回60(75-15)。公司的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 60(这里就是直接冲减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60(递延所得税资产从75变为了15)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十条规定,将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任何确认?
一般说来,企业存在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需要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而企业存在的永久性差异,直接进行纳税调整即可,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资产负债表日,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当确认以前期间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情况有哪些?
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当资产出来未来税前可以扣除的金额多,而账面价值少时,就意味着企业未来期间会出现减少纳税的情况。这个时候,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值,就形成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例如,公司一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200万,计税基础为300万。这个时候,公司在未来期间,就可以多扣除100万的折旧。
这样这个100万,就成为了公司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把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企业相适应的税率相乘,就是公司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了。
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企业在会计处理时,使用的权责发生制,而税法确实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计量的。这这样就会导致,会计上面确认的一些费用,在税法上面并不承认。这样也就形成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本文由原创,仅代表个人的观点,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希望我专业的解读和独特的见解能帮到大家,更多话题可在下面评论区继续交流或吐槽。
本文来自: 虎说财税 投稿,不代表灵活用工平台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ti.cn/6415.html